狂生求愛與樓市調控同樣盲目?
文章原載:溫州保潔公司電話 文章出處:http://www.sxxlh.com.cn/ 文章版權:如需轉載本文,請以鏈接的形式注明原載以及出處,謝謝!
朱黎麗/文如果這場樓市鬧劇不盡早結束,后上演的就會是難以估量的悲劇 近日,自稱為八零后作家的張11走入了人們的視線,他的名字被人們所知不是因為寫出了什么驚世駭俗的文章,而是由于做了1件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——向剛對外界承認離婚的李湘求婚.很多人認為張11是在為出名制造眼球效應,也有人說他純粹是在攪局.他的真正目的我們不得而知,但從他近來1系列的舉動中,也折射出了1些樓市的不理智.作家求愛與樓市調控都盲目? 近段時期的娛樂圈似乎頗為熱鬧,那邊某個“留洋博士”剛向張鈺表達了愛意,這邊張11就向李湘發起了求婚進攻.愛的箴言,可謂字字真切,“為了湘湘下半生的幸福,我決定鼓起勇氣公開向湘湘求婚,不僅表達我對她深深的愛戀,更為成就1樁千古良緣.”而得到女主角的短信拒絕后仍然“癡心不改”,在媒體前態度堅決的表示“如果李湘還不答應嫁給我的話,我將在她足跡所至的三一個大中城市裸奔,以紀念湘湘已然不再的三一載美麗芳華.”要說這張才子為了李美人甘愿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確實讓人感動,可這裸奔的壯舉是不是太不理智甚至是荒誕了,看來張才子是入戲入過了頭. 其實這樣的舉動又何止他1個人在做著,如今樓市的1些不理智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.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是1個接著1個,但人們看到的只有頻率,卻少了該有的效率.雖然在1系列的調控之下也會陸續稍有成果顯現,但總體調控的結果卻是房子離中低收入階層越來越遠,政策與成效也漸行漸遠.這就讓樓市不知不覺陷入了1個不良循環里,房價勢不可擋的繼續攀升,新的宏觀調控也就隨之而來.但是不理智甚至是倉促的政策出臺之后,對樓市的影響還是收效甚微. 如此這般,我們應該能預測出短時間內樓市的走向,房價依然雄糾糾,調控也就跟著氣昂昂.在制定新的政策之前,如果不總結和解決過去調控失靈的原因,出臺再多的新政策也只能是“空調”,吹得老百姓看到高高在上的房價就感到陣陣寒意.《地產show》實在不想把樓市調控與這位對愛情采用不理智手段的才子相提并論,但現在看來,這兩者的盲目程度似乎真的可以劃上等號.為達目的用把柄相威脅 如果說張11對李美女實在是因為1網情深不可自拔才出此下策,可能還會有1部分人站出來支持他,畢竟對愛情的追求是每個人的權利,是美好的.但就在人們馬上要開始相信這位披著癡情外衣的“少年作家”時,他的1個舉動無情的打碎了這些善良人的夢.在等待多日沒得到李美人的回應之后,張才子終于憤怒了,“你千萬別把我不當回事兒,我的1個狗仔朋友業已拍到了萬國城小區阿倫家中你們倆的親密照片,小心我現在就給你公布出來!還有,你在北京的幾處住所我也早已摸得清清楚楚,你看著辦吧.”威脅的口氣與之前的深情叛若兩人. 看來這張才子還是缺乏耐心,李美人是忙人,怎么能那么快就給你答復.退1步說,就算是真的有心相許,礙于面子,也要扭捏個幾天才能有所動靜吧.其實,這沉不住氣的毛病也是購房人通常易犯的1個錯誤.房價為什么能順利的持續上漲,根本的原因是再貴的房子也有人買.既然多貴都賣得出去,為什么還要降低售價呢?現在的許多消費者因為受到1些輿論的影響,諸如“某某地段的房子將銷售1空,現僅剩幾套”等諸如此類,讓想買房的人產生了恐慌心理,而賣方就是利用買房者的這種危機感,控制推出房子數量,再1點點的把價格提高上去,令原來理性的購房者逐漸變得不理智,在不知不覺中與賣方合力哄抬了房價. 另外,購房人在買房時也往往會盲目跟風,看到別人買,不管對項目了不了解自己也跟著買.有人礙于面子,還1定要買大房子,結果搞得負債累累.購房人沉不住氣,過于盲目,在無形中便給了開發商“需求大、價格合理”的理由.其實無論房價怎么飛漲,消費者必須理智起來才是關鍵.荒誕鬧劇要如何收場 都說“1個巴掌拍不響”,這場熱鬧的求婚大戲為什么會上演得如此熱鬧,只有張111個人賣力的投入是支撐不起舞臺的.1些網友的評價說出了關鍵所在,這純粹就是1個現實生活中的惡搞,求婚者張11意圖利用李湘出名,剛離婚的李湘也高興配合增加曝光率,而本來默默無聞的mtv導演更可以趁著半真半假的緋聞博得關注度.其實這只不過是1場嘩眾取寵的表演而已,看客1笑了之即可.娛樂圈的是是非非可以1笑了之,但是和百姓密切相關的房地產鬧劇多數人卻不能1笑而過了. 開發商是這場鬧劇的主角和大受益人,個別媒體和中介是這場鬧劇的鼓吹者和幫兇,相互吹捧,他們協助開發商作奸犯科并從中牟利,職業道德的底線早就被拋到9霄云外.只要有利益可圖,就可以讓你的項目拿到1個又1個的獎項,這些獎會讓購房人看得眼花繚亂,然后便心安理得選擇這些在他們看來肯定不會出問題的房子.而開發商拿獎拿到手軟,雖然暫時花費了不少鈔票,但這些投資比起用它換回來的巨大利益,便如9牛1毛了. 如果這場涉及多方利益的鬧劇不盡早結束,可能后上演的就會是難以估量的悲劇.我們期待著鬧劇早早收場,期待著樓市能受到更規范的約束,更期待著開發商由商人向企業家的蛻變.